微博對公司還有什么價值?
又到年底各公司做預算時,那些負責公司社交媒體的人們,你們是否在猶豫、彷徨,明年要分多少羹給微博呢?如何向高層證明:微博還有存在的價值?甚至仍能勃勃生機?又或是邊走邊看,只是給微博“基本生活費”,讓它低調地活著?那些曾因微博繁榮應運而生的“微博專員”,是否有點忐忑,微博如果真的不行了,自己的價值何在?轉眼間,微博已璀璨綻放3年多,這些年,除了微博,還會做什么?那些因微博而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的乙方們,是否也在惆悵:2014年,微博業(yè)務會不會大幅流失?
是的,不知不覺間,已有一些甲方的微博處于停滯狀態(tài),曾經如火如荼地“早安”、“晚安”等等,已成為歷史遺跡,表明公司曾投入轟轟烈烈的“微博運動”中,試圖在公共關系和市場營銷領域,借微薄之力來個“大躍進”,可是結果呢?
所有的焦慮、疑問都集中在這樣一個問題上:微博對企業(yè)而言還有沒有價值?如果有,它的價值是什么?2014年,對于微博,公司該投入多少?
要回答這個問題,還是先說說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吧。當年微博火爆時(那時,如果哪家公司不開微博,真有點落伍),我在甲方。我深刻感受了甲方對微博的好奇、欣喜及殷殷期盼。在公司決定開通微博后,公司的所有對外傳播策略、市場營銷計劃,都會融入微博的元素。而考察微博的KPI大多是:在規(guī)定時間里,粉絲增長了多少?某個微博活動轉發(fā)率多少?評論多少?這些赤裸裸的KPI讓很多從事微博運營的人如打了雞血,白天黑夜地想著:KPI啊,你如何華麗麗地增長?從而也孵化了專業(yè)“加粉”、“刷評論”的“科技產業(yè)鏈”。
現在微博逐漸平淡時,我來到了乙方。在我和一些甲方聊天時,我又深刻感受到了“一朝天子一朝臣”的現實?,F在和一些甲方聊微博,他們輕描淡寫,認為微博無足輕重。“微博時代”的那種迫切感已然轉向微信?!皠e管微博了,我們現在就想著怎么做微信!”“微博已經不火了,我自己都幾周沒刷微博了,天天泡微信!”“我們不會考慮請乙方維護微博了,成本太高?!薄拔覀兝峡偓F在很倚賴微信,開會、談工作、發(fā)號施令,都通過微信。風向標變了!”
于是,我又嗅到了當時微博風靡時,大家一窩蜂奔向微博的狂熱。
那么,微博對企業(yè)而言到底還有什么價值呢?
我還是不急于回答這個問題,反而想說清另一個問題:千萬不要以為你的公司開通微博、微信,就很時髦,就“社會化”了。微博、微信、“微任何”……,只是工具。我們不能被工具主宰、牽著鼻子走。我們要把這些工具融入到公司公共關系、市場營銷的整體策略中,讓它們?yōu)槠鋵崿F變革!
所以,當甲方要求我們提交微博、微信提案時,我總是會首先告訴甲方:我需要知道你們的整體市場營銷/公共關系規(guī)劃?至少大致是什么?微博、微信在你們的整體策略中的定位如何?你們對微博、微信這兩個工具的期待?你們的人準備好了嗎?高層的態(tài)度?是否真的感興趣,并有意識、希望通過社會化媒體達至一種“變革”?但是真的,真的很少有甲方能認真回答以上問題。甲方總習慣性地說:“你們先做著吧?!薄跋葎e考慮預算?!比绻追阶约憾疾恢酪陨蠁栴}的答案,那么我想:首當其沖的是,我們還是坐下來,好好地把以上這些問題捋順吧。
我很想再次強調我的一個堅定不移的觀點:微博、微信真的不是什么神器,你真的準備好了嗎?(可以看看我曾經寫地一篇文章:《社會化媒體不是神器》)
我想舉三個例子來說明以上我的吐槽。
例子一:
公共關系領域資深人士@姐夫李 很久以前發(fā)的一條微博:
@姐夫李:每天都在想移動營銷平臺,好像都是不懂技術的人忙著找人搭平臺,追最時髦的技術,怕MSN過時,怕App過時,怕微博過時,怕微信過時,其實,有本事寫好1000字的新聞稿,300字的文案,140字的微博,你的功夫怎么都不過時。
例子二:
寶潔負責全球品牌建設高管畢瑞哲:數字營銷的時代已經結束了(Domarketing)
在互聯(lián)網普及的1990和2000年代,出現了“數字營銷”和“網絡營銷”新詞,指的是通過互聯(lián)網進行品牌和產品營銷。
不過,在今天新技術、新平臺層出不窮的背景下,寶潔負責品牌的高層日前表示,網絡營銷(或數字營銷)的概念已死,網絡僅僅是廠商傳遞品牌信息、和消費者溝通的一個通道而已。
寶潔負責全球品牌建設的高管畢瑞哲(Marc Pritchard)日前在一個集中全球大廣告主的行業(yè)會議Dmexco上表示:“不要根據所使用的工具形成數字營銷的概念,比如各種平臺、二維碼或者更多的新技術。”
這位高層表示,在寶潔看來,數字營銷的時代已經結束了,所謂的數字化工具,只不過是和消費者溝通的一種手段而已,廣告界應該關注的還是通過各種創(chuàng)意、新鮮的廣告,來進行品牌建設。
畢瑞哲在會上還舉了一個例子,比如一則Braun電動剃須刀的廣告,首先會在網絡上播出,刺激銷售量,隨后這則廣告也會在傳統(tǒng)媒體上播出。他表示,Braun只不過在進行一次有計劃的廣告宣傳活動,而并不是一次單純的網絡營銷。
畢瑞哲表示,這種新的理念,給寶潔的品牌宣傳帶來了很大的創(chuàng)新空間,他們可以利用各種新技術和互聯(lián)網手段,比如網絡搜索、社交網絡、移動廣告、二維碼,來進行廣告創(chuàng)意。
畢瑞哲表示,數字技術或互聯(lián)網技術,提供了品牌信息傳遞給消費者的一種全新方式,可以捕捉消費者的想象力。不過,廣告行業(yè)最核心的并不是新技術,最根本的還是廣告創(chuàng)意。
例子三:
莊淑芬:營銷要跳出形式重視創(chuàng)意內涵
對于新的營銷形式,奧美整合行銷傳播集團大中華區(qū)首席執(zhí)行長莊淑芬這樣說道:“我覺得在整個趨勢來看,好像視頻啊,微電影啊,變成一種形式。那你說這個是不是趨勢,我倒沒有覺得一定是趨勢,但是我們可以發(fā)現,一些東西變成形式的時候,就會缺少一些營銷的創(chuàng)意還有內涵,我覺得這個是我們這些營銷傳播人,這些業(yè)界的專家要更用心的?!?/p>
好了,言歸正傳,來談談:微博對企業(yè)還有什么價值?
你可以找很多理由證明微博還是有價值的;在這里,我只想講一點:微博的媒體屬性仍很強,而且它是無門窗的平臺。
微信訂閱號“每天一條”和服務號“每月一條”的信息發(fā)送量,決定了微信在塑造企業(yè)品牌形象這方面,要弱于微博。個人認為:對公司而言,微信更偏重于服務功能,特別是通過微信打造的個性化、定制化、私密的專屬服務。微信讓傳統(tǒng)的商業(yè)模式,如企業(yè)客服等發(fā)生了質變。但是就“媒體屬性”而言,在微博上傳播信息更廣域、更靈活。
所以,如果企業(yè)需要一方平臺,能及時、靈活(我特別強調“靈活”)、有創(chuàng)意地發(fā)布信息,讓信息豐滿化,渴望通過有價值的內容塑造企業(yè)立體化的品牌形象,微博仍是很好的平臺。
微博強調“內容為王”,它更需要出色地文案高手。所以那些微博專員們,在微博世界里摸爬滾打這么多年,你們的“文案寫作能力”,這項基本功是否扎實呢?如果練就了這項基本功,即使有一天微博退出了歷史舞臺,你們也是搶手的人才。
還有就是:微博是個無門窗的大平臺,在這里發(fā)生的一切,都公之于眾。在微博平臺上,和目標客戶互動;最重要的是:讓粉絲彼此間,無阻礙地互動,打造成粉絲的聚合平臺,這是微博的先天性優(yōu)勢。不管明年微博交由甲方或乙方維護,如果因為“玩微博的人少了”、“不火了”,而只是在微博上不痛不癢地發(fā)些信息,僅維持其生命跡象,那就倒退至沒有微博的時代,單向傳播信息了。
微博帶給公司最大的改變是:信息發(fā)布的自由度與互動性!
正因如此,通過微博引發(fā)的“影響力營銷”更有效果?,F在,那些商業(yè)培植的紅人、大號卻是越來越不受歡迎了,“小眾意見領袖”更彌足珍貴。在這里“小眾意見領袖”是指某個領域/某個行業(yè)的專家/專才,他們對某個領域有深入的研究、獨到的見解,在業(yè)內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話語權。他們的社會化媒體帳號,比如微博的內容不空洞,有質量,有看頭。公司要好好挖掘這些“小眾意見領袖”,他們的群眾基礎專、且有厚度!
也正因如此,微博仍是公司危機公關的社會化媒體主陣地。由于微博是無門窗,360度全透明,完全開放的,當企業(yè)發(fā)生危機事件時,很多人還是會習慣性地、首先通過微博搜索企業(yè)在這方面的信息,圍觀公眾的議論紛紛。此時,企業(yè)在微博上表態(tài)則至關重要。如果要策劃“轉危為機”,微博也更服水土。
家庭主婦為全家烹飪晚餐時,會先構思要做一桌子什么菜?然后用到專門煲湯的罐子、專門炒菜的鍋、專門做甜點的烤箱……。公司在使用微博、微信時,也要注意營養(yǎng)搭配,各色菜品結合。微博、微信或“微什么”不是“N選一”的問題,是一種合理搭配。
所以,基于此,微博對公司還有什么價值呢?公司相關負責人最該想想的是:微博在公司的整體傳播計劃中,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?承擔了什么功能?這個功能是公司急需的嗎?是可以砍掉別的預算而成全的嗎?這些問題,只有你自己能回答。
- 上一條:
- 新媒體“顛覆”廣告業(yè)
- 下一條:
- 格蘭仕低價策略搶占空洗市場